被低估的殺手級運動?每天跳繩10分鐘,心肺提升媲美慢跑半小時
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35924
小時候,你和朋友在路邊唱著童謠輪流互跳,或在體育課練習體育老師編排的花式動作,這項運動會讓你的思緒飄回無憂無慮的年少時光。
不僅小時候,現在你也應該重拾跳繩,因為和常見的快走、慢跑不同,跳繩融入了節奏性跳躍,鍛鍊全身,深受健身專家推薦。
為什麼健身專家喜歡跳繩?
嘉西亞(Ronny Garcia)是美國連鎖健身房Blink Fitness私人教練,也是跳繩的愛好者,她接受《雅虎生活》採訪時說,在提升心率上,跳繩是波比跳(burpee)很好的替代品。
波比跳是一種高效燃脂增肌運動,但一系列動作包含俯地挺身,最後還要跳躍,難度較高。
嘉西亞告訴《雅虎生活》,跳繩能提升心肺功能,是一項很好的燃燒卡路里的方式。《終身肌肉:在任何年齡都變得精瘦、強壯、健康》作者馬修(Mike Matthews)表示,跳繩幾乎可以無縫融入任何運動計劃,它可以當作低衝擊的有氧運動,跳繩時若高抬腿或雙腳離地,也能當作高強度間歇訓練。
健身、跑步教練貝利(Tom Berry) 也對《雅虎生活》指出,跳繩是一種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 training),這意味跳繩包含爆發性訓練,可以增強肌力,也可以鍛鍊協調與平衡,這對年紀漸長族群預防跌倒十分有效。
健身教練大力推薦,還因為跳繩包含6大好處。
好處1.燃燒卡路里
跳繩是一種燃燒卡路里的殺手級運動,雖然依體重、性別、跳繩速度有異,若體重155磅(約70公斤),以中等速度跳繩10分鐘,燃燒約100大卡,但加快速度,10分鐘也燃燒近200大卡。
若和常見的跑步相比,若以慢速、中等速度跳繩,燃燒卡路里和跑步類似,加快速度,就超越跑步。
好處2.鍛鍊全身肌肉
跳繩之所為成為全球選手訓練計劃的一部分,決非偶然。跳繩時,為了保持穩定,核心肌群會受到鍛鍊;肩膀、手部負責轉動繩子,二頭肌、三頭肌、肩膀、後背、胸肌都會訓練。
一開始練習跳繩,會發現小腿很酸,因為不僅上半身、核心,跳繩更能鍛鍊從小腿、大腿、腿後側等下半身肌群。
好處3.對關節影響小
正確跳繩不僅安全,長期而言也對關節有益。因為跳繩增強關節周圍的肌肉、肌腱和韌帶,提高穩定性。
許多人擔心長時間持續落地,傷害膝蓋、腳踝關節,但除非體重過重或原本關節有問題,跳繩會對關節產生刺激,但並非壞事。還是有保護關節的方法,就是穿鞋或在非堅硬地面跳繩,可以降低衝擊。
好處4.增強心肺功能
當持續跳躍時,需要氧氣、血液送往運動的肌肉,因此提升心肺功能。發表在《藥物科技研究期刊》的研究裡,受試者經過12週的跳繩訓練,最大攝氧量(VO2 Max)顯著提升。
另一項發表在《美國運動體育協會研究季刊》的研究發現,每天跳繩10分鐘,就能增強心肺健康,效果相當於慢跑30分鐘。
好處5.強健骨骼與肌肉
光跳躍,骨骼就短暫地承受壓力,因此建立更強壯的骨骼與骨密度,這對年長族群更為重要。
跳繩還能增強小腿、大腿股四頭肌、腿後肌和臀肌,同時鍛鍊傳統運動中常被忽略的穩定肌群。
好處6.對心理健康有益
許多跳繩愛好者常將跳繩形容成動態冥想,因為跳繩節奏性跳躍以及需要專注,幫助紓壓,具有正念的效果。
發表在《腦科學》期刊的一項研究,受試者填寫心理問卷,以及唾液、尿液檢測,並接受7次跳繩訓練,結果發現,跳繩後受試者焦慮評分降低,專注力、認知功能都提升。
那你應該多久跳繩一次?
英國健身教練勞頓(Katie Lawton)建議,每週可以跳繩2~3次,也可以將跳繩變成運動計劃之一,併入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以上的有氧運動,在任何零碎時間就算30秒,也可以跳繩。
無論跳多久,重要的是,跳得正確。
確保跳繩的長度適合你:一隻腳站在繩子中間,繩子的兩端應該可以到達腋窩。跳躍時,膝蓋微彎,手臂靠近身側,肩膀放鬆,勿聳肩,落地時保持動作輕柔,落在腳掌上。
如果你是新手,從少量開始,循序漸進。剛開始可能會小腿肌肉緊張和關節壓力,跳完後適當地伸展或用滾輪放鬆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