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悠樂新鮮事

看見高齡失能者的「兩不兩怕」!明年上路的長照3.0如何減少照顧悲劇?

健康與養生資訊
2025.08.07

看見高齡失能者的「兩不兩怕」!明年上路的長照3.0如何減少照顧悲劇?

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36359
走過長照2.0十年計劃(2017-2026)至今,113年12月新北市新莊一名林姓老翁(73歲),疑因身心靈長期不堪負荷照顧罕見疾病水腦症邱姓妻子(68歲),將病妻從窗戶丟下樓摔死。筆者在今年2月與縣市主管機關的主管們持續討論著如何改善行政流程並且增加長照服務品質與數量,由此可知長照服務供給與需求落差的彌平一直是政府與民間努力的目標,也是長照2.0滾動式修正的真正目的。

高齡失能長輩面對長照資源與服務的四部曲常有「兩不兩怕」,包括不喜歡外籍服務,不認識長照服務(如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及怕花錢(免費最好)、怕被送到住宿型機構(俗稱養老院)。

近9成滿意度看不到的兩群人

縱使如同衛福部今年3月13日的報告,長照編列補助經費已經高達926億,服務人數75.6萬,滿意度近9成的好成果也無法減輕照顧者的壓力,因為這群照顧者沒有列入使用長照2.0的調查對象,另一個沒有使用長照2.0服務的族群是聘僱外籍監護工的家庭。

長達33年的外籍聘僱政策使得許多高齡失能長輩得以滿足在宅老化的心願,截至今年2月底外籍家庭看護工人數來到198,101人,人數的高點為疫情前的21萬人。(編按:1989年制定了外籍勞工引進政策首度進用外籍勞工,1992年起開放外籍看護工與外籍家庭幫傭之引進。)

最近行政院提出明年啟動長照3.0的議題,服務規劃擴大兩大使用對象,包括不分年齡符合「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PAC,指的是患者出院後持續復健,減少失能的連續性照護)的失能住院病患,以及納入50歲以下失能的早發性失智個案,擴大對中重症民眾的照顧。

長照3.0設有8大目標,包括強化醫療與照顧銜接機制,PAC銜接長照與擴大失智者照顧便是具體落實的做法。根據健保署統計 PAC 收案對象平均年成長率推估,明年 PAC 收案人數約為 4700 人,這些個案只要在 PAC 結束後仍屬於失能程度,便可使用長照服務。

此外,居家與社區的資源布建一直都是長照2.0與未來長照3.0很重要的方向,因此,長照3.0也將致力打造「10分鐘照顧圈」,讓民眾能在地安老。其中,社區日照中心可同時滿足家屬自行照顧、有聘雇外籍照顧者家庭的喘息需求,以及兼顧延緩失能與積極復能的功能。

目前在政府結合民間資源強力推動下在去年底已經設置1300多間社區日照中心,單一設置的服務規模也從長照1.0的30人增加至2.0的60人,去年也繼續擴大可設置規模為120人。雖然日本知名的日照中心多為200人以上的規模,以台灣開放的速度已經非常快速,假以時日必然可以發展出許多友善家庭照顧者與失能失智長者的台灣特有的日照中心。

長照3.0三階段上路 希望減少照顧悲劇

長照3.0最新修正案將分三階段上路,第一階段於今年9月起擴充4項服務。其中包括放寬外籍看護家庭可使用日間照顧或家庭托顧等社區式照顧服務;交通接送服務範圍納入身心障礙者日照據點與醫療院所,且提高補助金額,一般地區每趟100元升至115元,原鄉及離島120元升至138元。這些都是修正日間照顧服務,期待落實賴總統強調一對多的服務方向,讓長輩走出家門增加社會互動,延緩失智失能,也讓照顧者可以有適當的喘息,一舉數得。

前述悲劇案例中的高齡失能長者邱婦生活無法自理,但又拒絕長照服務;去年8月起,林翁逐漸不堪負荷,於是申請長照服務,由居服員每天來家中陪伴及協助盥洗至4小時,但邱婦堅持由丈夫親自照顧,拒絕外人介入,使林翁壓力愈來愈大。

如果整個長照生態圈可以傾全力讓家庭照顧者有機會使用長照資源(居家服務與日照中心),或外籍服務達到可以喘息的機會,降低高齡者兩不兩怕的疑慮,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雙贏,終結照顧悲劇則指日可待。

筆者衷心期盼,只要主要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願意接受他人協助與政府資源,就能找到雖不完美但可接受的照顧方案。畢竟,沒人擁有無限資源,照顧也不可能達到100分,給自己與別人留一條路走,就可以減少照顧悲劇。減少照顧悲劇,長照生態圈人人可努力!

facebook LINE top